公告栏
道教崇奉的神靈

1.三清:指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它們是道教的最高主神,實是「道」的一體三位。「三清」的說法始於六朝,但此時「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別為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後來,「三清」才逐漸作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而「三清境」亦成為其居住地。

2.四御:四御是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具體指﹕玉皇大帝(總執天道),中央紫微北極大帝(協助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四時氣候),勾陳上宮天皇上帝(協助執掌南北極與天地人三才,統御諸星,主持人間兵革之事),后土皇地祇(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另外,又有以四極大帝為四御之說,具體為:北方北極紫微大帝(總御萬星),南方南極長生大帝(總御萬靈),西方太極天皇大帝(總御萬神),東方東極青華大帝(總御萬類)。

3.諸星神:星辰之神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主要有五曜(五星)--歲星(星)、 鎮星(土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熒惑星(火星)。 此外還有東西南北中「五斗星君」,以及二十八宿星君、紫微垣眾星君、太微垣眾星君、天市垣眾星君等。其中,最受崇奉的是「斗姆」。「斗姆」作女像,傳說她生出了北斗七星,能普垂醫治之功。此外,北斗、南斗星君也很受世人崇奉,據《度人經》言,北斗主死,南斗主生,故民間多舉辦「北斗會」、「南斗會」。在諸星神中,影響較大的還有四方二十八宿星君。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龍形,稱青龍;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組成鳥形,稱朱雀;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組成虎形,稱白虎;北方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組成龜形,稱玄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合稱「四方之神」。

道观实景
详细内容
勘破乾坤识妙趣——田诚阳道长的修真弘法之路
文章来源:清净心网站  作者:佚名     整理日期:2014-06-11 [文章浏览: ] [打印文章]


在古木苍郁、殿堂掩映的中国道教协会所在地——“天下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住着一位潜心修炼数十年的年轻道长。他以自已的真修实证,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道家经典和道教修炼方面的著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后,他激流勇退,淡泊名利,只身西行,传教海外,为中国道教传入西方,成为世界宗教,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他,就是中华道家修炼法脉的继承者和开拓者——田诚阳道长。

田诚阳道长,道号清阳子。祖籍山东单县,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业医好道。由于家庭熏陶,他很早就对祖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岁便自己修炼静坐,深悟大道。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起,就已接触钻研古文书籍,逐渐具备了解读文言文的能力,为他以后研究古代经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面临高考之际,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他,忽然觉得沿着世俗的路线度过一生过于平庸,感悟应当寻找一条“宁静致远”的道路,象吕洞宾那样的古代仙真一样济世利人,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与人间使命。中华道教蕴蓄的五千年宝藏深深地吸引了他,为了继承道家真传,弘扬传统文化,他毅然放弃了升大学的机会,于一九八二年赴身东海崂山,成为拨乱反正之后最早入道的新一代年轻教徒。

由于当时道观刚刚恢复,创业时期的条件甚为艰苦。白天要接待香客游人、种地种菜、打柴做饭、清扫庙院、侍候师长等,只有早晚闲暇才可聆听教义,受授道法、经文、丹诀、拳法、道医等。在一日三餐几乎全是“白水煮菜”的清苦生活里,田道长矢志以求,勤修苦炼。他每天早晚坚持习武,苦练太极拳法;子时做功静修,每坐必四个小时。他向师父学习道教龙门派天元丹法,入手便证得“性光圆满”、“性住炁回”的良好效验。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达到炁透骨髓,冲开关脉。他还挤出闲暇,研读当时极难搜求的道门古籍和秘本丹经,从古代修炼家的著述之中,印证深化自身功修。

经过三年的真修实悟,田道长初步掌握了山中几位师长传授的道法。那时他深感近代道教衰微,玄门真传流失散落。为了深化功修,增长学识,从一九八五年开始,他云游四方,参师访道。尽管经历许多艰难困苦,丝毫没有击退他的坚定志向。有一次他在原始森林里迷了路,转悠到深夜才找到前辈隐居的茅庐;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有位老修行为了考验他,让他一个人住在森林中的草房里,在野兽的嗥叫声中他依然从容静坐,把一切艰难险阻看作是对自己的磨炼。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诚恳笃实的品德,终于获得前辈高道大隐的倾囊相授,得到不同道门法派的不传之秘。如今,这些前辈多已离世而去。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田诚阳道长的艰辛参访,抢救了古老道教不少濒临失传的宝贵遗产。两年的访道生涯,他领悟到了许多有为之法乃是因人而设,没有必要拘执于某派法门,要成功就必须博采众长,走适合自己的修真之路。

一九八七年,田道长前往北京,进入中国道教协会专修班(中国道教学院前身)进修。由于他在道教学识方面已有相当造诣,学习的课程并不费力,依然可以抽出大量时间专心修炼。修丹之余,他还研习了站桩功夫。站桩是古人修炼和内家拳法的不传之秘,对此田道长颇下了一番苦功。拳谱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养灵根而静心者,道艺也。”说明将内家拳法与丹道修炼合为一途,可以相辅相成,趋于精妙。在这一年,他风雨无阻,每天夜晚坚持站桩四个小时,之后回屋静坐,极少睡眠,终于证悟到很多桩功的精深内涵。有感于道教修炼传人严苛,得其真传者自古甚少,丹经道书古奥隐晦,更鲜于有人撰文揭示,往往令有心学道者望而却步,他遂以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根据自身的受授和修证,撰写了《道教吐纳炁功》等文章,在《中国道教》杂志公开发表。

一九八八年专修班毕业之后,田诚阳道长返回崂山,此时他担任青岛崂山太清宫副监院、山东省青联委员。公务之暇,田道长修持丹道更为刻苦。在证得“中黄正道”开通之景后,功修逐渐超升,随之出现一系列高深境界,向着更高层次迈进。他此时并不沉湎于宫观领导人的优裕条件,亦不打算过早陷身道观管理的繁杂事务之中,而欲选择更高的人生目标,进一步修炼与提高自己。恰好一九八九年中国道教协会领导前往崂山,提议调请田诚阳道长赴京工作,遂于此年正式调入中国道协,住在北京白云观内,担任中国道协教务处秘书。教务工作之余,他仍坚持自身修炼。同时中国道协珍藏的善本道书,为他提供了方便的阅经条件。在悉心研读了包括明版《道藏》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在内的大量道教典籍,尤其是修炼著作之后,来到北京的短短数月之间,他的丹道实修与内在证悟出现了一个大的飞跃,于天地之真消息有所感通,由此进入“天人合发”的大妙境界。回头再看古代仙真遗留的丹经道书,疑迷之处焕然冰释,进而参透古圣高真所述最上一乘妙道,乃系一脉相传。至此,历经七载纯功,终于一朝豁然贯通。勘破乾坤妙趣,迈入先天层次。田道长认为自身修证所取得的成果,主要得益于十八岁童身起修,炼得童体无漏,内合天道,自然就是“不失凡身得道身”。

此时,为了弘扬教法,利济众生,他陆续撰写并出版了一系列道教论著。在当时全民气功热潮如日中天之际,田诚阳道长感觉很多人对于道教修炼存在误解,为了帮助人们认识道教真谛,他以“仰范先贤”为操守,在一九九零年汇集自己独有的珍藏资料,编撰出版了中国道协前会长陈撄宁仙学文集《道家养生秘库(仙学解秘)》,向人们揭示道家修炼之真面目。由于田道长无意借此扬名,遂将此书编者署名为“洪建林”(取自帮助出书三人姓名各一字)。田道长还依据自身多年的悟道经验与修真历程,于一九九一年总结撰成《修真内景谈》十八篇。以个人的真修实证,阐明了古圣仙真所传修炼口诀,并对丹道义理进行发微探赜,正本清源,破除了玄修学说存在的误区,引导人们认识真正的无上大道,说明他在道家修炼方面已经深入法海,博通道要。一九九二年,田诚阳道长调入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专心从事道教学术研究。一九九五年他整理陈撄宁先生传授的仙学修炼法,撰成《陈撄宁仙学修炼法要》。此外,他还出版了四十五万字的道教经典研究专著《道经知识宝典》,以多年研究修证道经的深厚功底,向人们集中展现了万卷道经中的精华内涵。他还为《道教大辞典》、《中华道教大辞典》、《道教神仙画册》、《罗天大醮》、《道教常识》、《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大典》等书籍撰写和编辑文稿,成为年青一代研究道家学术的佼佼者,道众们尊敬地称他为“文化道士”、“道士学者”、“道教博士”。

求索多年的艰辛历程,终于获得丰硕道果。尽管他并不轻言丹修的超越境界,但已能看出内在运化与外在表象直接相关。他的修功已然不拘形式,时刻皆在修证之中,即使环境极其嘈杂,仍能保持清静平和的心态。他常常以坐代睡,睡觉亦在蛰藏用功。……他皮肤细白光润,举步轻清似飞。他多年研习书法,但惟以养性为事,葆真藏拙,无意借此扬名。其他如事有前知、神通妙境、阴符玄机、堪舆术数等,则深藏若虚,不易轻言,他认为道、法、术有三层之分,道为法之本,术乃道之末,明道则通法通术,不宜以术掩道。他功修到达完全无为,随天道而然。他总结为“无可无不可,无在无不在”十个字。

一九九八年,田诚阳道长深深感到,古代仙真留传的内丹经典,皆为文言古文,且用许多隐喻譬语,存在许多迷雾,令人难以领会,更无法依照修炼。应当全面撰述一套能为现代人读懂的白话丹经,同时亦可借此完成前辈高真寄予自身承传法脉之宿愿。以冀国人依凭此书即可自修,免得跋山涉水,四处求道,劳心费力,耽误时光。诚如吕祖言:“世人奉吾真,何若行吾行。既行吾行,又行吾法,不必见吾,自成大道。不然日与吾游,何益哉!”。因此为了承前继后,延续道脉,他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实修与证悟,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在一九九九年完成并出版了总计一百万字的《修道入门》、《仙学详述》、《中华道家修炼学(上下册)》等一系列道家修炼学的现代专著,向人们全面阐述了道家修炼的高深学理、不传之秘和修炼法诀。此套书有理、有法、有证、有验、有悟、有诀,以慈悲度人之胸怀,打破古代“道不轻传”之陈旧清规,使当代学道者有理可循、有法可依,成为现代修习道教养生修炼的必备经典,被修功深厚的百岁老道长张礼矩称誉为“现代丹经”。

就在田诚阳道长的这套道家修炼学著述在国内大量发行之际,他的名声如日中天,受到全国修道者的普遍关注,此时来到中国道教协会的访道者纷至沓来。田诚阳道长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激流勇退,远离盛名,为了道教事业的发展,向着下一个更为高远的目标奋进了。此时田道长选择清静弘法,隐身海外,开辟面向西方传教的道教事业。因为在国内五大宗教之中,虽然道教是中国唯一自己的宗教,然而却屈居其他四大宗教之后,在历史上没有发展成为世界宗教。田诚阳道长把自己的进军之地选在西方,立志完成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道教之宏誓大愿,使其早日成为世界宗教,以使中国自己的宗教能够自立于世界宗教之林。早在一九九六年,田诚阳道长就已应邀为欧洲天主教访道团讲学,向来自欧洲各国的天主教徒们讲授道教理法及道教与天主教的比较,博得西方神父对于中国道教之钦佩与认同,从而为道教进一步西传奠定了基础。为了把道教传向世界,田诚阳道长从此开始潜心攻读西班牙语,并且很快掌握了这门语言,他也成为有史以来唯一精通西班牙语的中国道长。

一九九九年,田诚阳道长应马德里自治大学正式邀请,经国家宗教局和中国道教协会正式批准,只身西行,赴西班牙讲学传道,成为第一位赴欧弘法的中国道长。田诚阳道长白手起家,愿力宏深,不辞劳苦,传法度人,终于在西方播下第一颗道教的种子。于2001年5月创立了西班牙历史上第一个道教协会,同年12月22日冬至佳节在巴塞罗那举行了欧洲道教第一丛林清静宫道观落成典礼,这是第一座由中国道士在欧洲创建的中国道观,成为中国道教五千年来首次传入欧洲大陆的里程碑。中国道教协会特致贺函,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西班牙道教全真丛林清静宫的建成,对于弘扬道教文化,促进道教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是道教界的一大喜事。”田道长远在崂山的师父李宗廉道长,得悉掌门弟子在欧洲立下的传教功行,欣慰地说:“这是替祖师爷传道啊!”

田诚阳道长不仅擅长用西班牙语讲道,还于2003年正式出版了他的西班牙语著作“ConocerelTaoísmo”(《认识道教》),这是第一部由中国道长直接用西班牙语撰写的道教论著,由西班牙最负盛名的出版社Kairós发行,畅销欧美。田道长还与西班牙、法国、德国、瑞士等国道教协会的弟子们联合起来,成立了“欧洲道教联盟”。巴塞罗那清静宫从此成为欧洲道教祖庭,处于西方道教传播的中心地位,此后欧美各国的弟子们陆续前来皈依,并各自在古巴、巴西、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国创建清静宫分观。田诚阳道长以其艰苦卓绝的弘法苦行,终于把中国道教传出国门,冲出亚洲、走向世界,迅速填补了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世界三大洲的空白,成为第一位远赴西方传教的道教先驱,被誉为“海外传道第一人”。与其他宗教发源国向另外国家传教的情况不同,田诚阳道长是在没有国内道教任何经济援助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完成了道教实体向西方传入的历史使命,这不能不说是当今道教发展出现的一个奇迹。田道长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中国道教的崇高形象,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国道教成为世界宗教做出了重要贡献。

田诚阳道长认为,中华道家文化是一门科学,不是表面化的宗教形式,更不是道观的私有财产,应当服务于社会和谐,造福于世间众生。他对于流传五千年的中华道家修炼学,经过披沙拣金的精心提炼,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内外结合、动静兼修、现实修炼、理法合一的完整修炼养生学体系,使秘而不宣的中华道家修炼学走向社会大众,经过在国内和国外二十余年的传法实践,对于众生认识生命本质、提升生存质量、净化心灵空间、开发人生智慧、预防身心疾病、追求超越生活等方面,效果显著,度人无数,弘扬了道教真义,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誉与深远影响。

2010年,田诚阳道长经苏州市吴中区道教协会一再礼请,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拟将部分工作重心放在国内,在苏州穹窿山上真观创建“道教养生院”并担任院长。鉴于当今国人普遍追求养生与道教自身缺乏人才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今道观开放虽多,然而缺乏一处专门研习修炼养生的场所,因此试图培养道教修炼人才,弘扬道教养生文化,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同时田道长作为“海外传道第一人”,仍将持续应邀前往欧美各国弘法,他所创立的的面向欧美的西方传教事业,也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地开展下去。

隐者无荣辱,道义无炎凉。如今,田道长仍然自甘寂寞,独身清修,过着含贞养素、宁静淡泊的修炼生活。由于上真观重修尚未告峻,生活条件甚为艰苦,上下山十分不便,如同与世隔绝,他自己早晚做粥,中午煮些青菜而已。虽然他在弘扬道教文化与开辟海外道教等方面,为当代道教事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外道教界享有崇高声望,但他个人一贯淡定自若,低调处世,始终坚持默默奉献,功成不居。他认为古圣先真留传的道家学说,理法兼备,中外皆宜,堪称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民族文化在全世界复兴的根本。自己数十年来的专心求道,距离前辈们向往的目标相差甚远;许多人追求大道而不可得,不是做不到,而是功夫下得不够。自己既然已经学有所知,应当担负起承前启后的大任,继往开来,把前辈们遗留的瑰宝承传下去,为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



版权所有 苏州市吴中区道教协会 Allright Reserved 地址:苏州市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溪城皇山道院 联系电话:0512-66555833、66036536
视频欣赏